一早從台中出發,到台南接近中午11點,第一站,先來到孔子廟。這趟來台南主要是來吃美食,意想不到的是古蹟好好看。
首先我們來到台南孔子廟,來這裡加菲先來說一下台南市的歷史。
台南市是台灣最早建立的城市,年代可推至1620年,從荷蘭到清末時期台南一直都是台灣的首都,後來首都才遷至台北,所以台南「古都」之稱就是從這來的。台南市在19世紀是台灣政治、經濟、金融的中心,現在則為台灣歷史、學術研究、教育中心之一,有台灣文化首都之稱。
臺南孔子廟是台灣第一座孔廟,建於1665年(清康熙四年),是台灣最早的文廟,也是清治時期全台童生唯一入學之所,所以也稱為「全臺首學」
孔子廟原本只有「大成殿」,用來祭祀孔子,後來才蓋「明倫堂」作為講學之用。(上圖)
明倫堂:建於文廟東側,過去是做為教授經史學問的講堂,全台首學,是台灣教育之根。為什麼要叫做明倫堂,因為孔子是儒家思想,儒家思想的根本是宗法制度出發,建立秩序與親和的社會,以「禮」為表現,明白人倫正是儒學基礎,因此儒學體系的學堂大都稱為"明倫堂" (有明白倫理的意思)
來到「文昌閣」在明倫堂旁邊,文昌閣內供奉文昌帝君與魁星,因此此樓亦稱為魁星樓。一般文昌閣不是孔廟規制的建築,供奉的文昌帝君跟孔子無關,只是台灣民間讀書人喜歡祭拜文昌帝君與魁星,有名利、福祿雙收庇佑之意。
門口座了一個阿伯,在計算進來的人(壓計算機算人數),阿伯看起來好嚴肅,加菲上樓還是一直好奇的看阿伯,每次在路上看到年紀較長的阿伯,就會想到我去世的阿公,在我大學要畢業那年生病去世的,至今也快10年了,我阿公從小就是跟我們住,也是很嚴肅的人但心地很善良,因為從小就住一起有很深的感情,雖然去世很久了但有時還是會很想念他,阿~離題了。
從文昌閣上方看下去,綠意盎然的很漂亮。
從文昌閣出來,完全不想離開陰影處,太熱了。有一個裝置藝術,多肉拔叫我拍他。旁邊有一個明信片販賣機,還有郵筒,可以直接寄出明信片,覺得設計的還不賴。
接著到正殿,也就是「大成殿」,進去大成殿需買票,一票是25元,覺得這票價很便宜,因為裡面有歷史文化。(自己覺得)
「大成殿」是孔廟建築中層級最高的,殿內供俸孔子的神龕,兩側宮奉 四配 (顏子、子思、曾子、孟子) 與及 十二哲(閔子鶱、冉雍、端木賜、仲由、卜商、有若、冉伯牛、宰我、冉有、言偃、朱熹)
殿前有祭孔時跳佾舞的露臺,現在每年都還有祭祀孔子的祭典(每年9/28號-教師節),過去古代祭孔被稱為「國之大典」是很重要的盛事。日本、韓國也是崇尚儒學的國家,所以也有祭孔的儀式,至今都還有保留這項傳統。
臺前為「御路石」位於主殿前方斜面石塊,平常是都封閉(上圖),避免損壞,祭典時才會拿開。
「御路石」上面雕有雲龍,只有皇帝才能踩在龍頭上行走,御路石啟源自宮中皇帝進出時大都坐轎子,於是將階梯中央做成斜坡,兩側石階讓轎夫行走。
「大成殿」上懸掛著清代以來,自康熙至光緒皇帝,歷任元首頌揚孔子的匾額,台南孔廟可說是擁有歷代御匾最齊的孔廟,地位非常崇高。
皇帝賜匾有
康熙御筆之寶「萬世師表」
雍正御筆之寶「生民未有」
乾隆御筆之寶「與天地參」
嘉慶御筆之寶「聖集大成」
道光御筆之寶「聖協時中」
咸豐御筆之寶「德齊幬載」
同治御筆之寶「聖神天縱」
光緒御筆之寶「斯文在茲」
總統贈匾有
蔣中正「有教無類」
嚴家淦「萬世師表」
蔣經國「道貫古今」
李登輝「德配天地」
陳水扁「中和位育」
馬英九「聖德化育」
蔡英文「德侔道昌」
看到這些御匾掛滿整間,還滿有趣的,導覽員也在旁邊,我們詢問導覽阿姨其中「嚴家淦ㄍㄢ、」是誰??? 導覽員說我們年輕一輩就比較陌生了,因為蔣中正還在位時就去世了,所以由當時副總統「嚴家淦」繼任總統,所以孔廟也有他的匾額,後來我查維基,雖然他只當了三年總統,但對台灣貢獻也不少,其中是實施9年國民義務教育,讓台灣人可得到基礎教育,再來就是改革幣制,廢除舊台幣,實行金圓券跟新台幣隔離,因此被經濟學家稱為「新台幣之父」
我們又問導覽員,為什麼上任元首都要送匾額來這裡,導覽員說就是一個依循傳統的象徵,重視認同儒家思想,傳承文化並且提升在地孔廟地位。一個匾額真的是很大的學問阿~~
連小英總統的也有喔(上圖)~ 好像新的都會掛在比較外面,有固定地方。
從建築美學來看,因孔子廟是屬於"文廟",所以外觀比一般寺廟來的簡樸典雅,多了莊重肅穆的美感,與常見寺廟華麗感相差很多,因為我們看得很仔細,導覽員自己跟我們介紹好多東西(哈)。發現建築特有裝飾背後的象徵,真的是很有趣阿~
鴟鴞( ㄔ ㄒㄧㄠ ):即梟鳥,在屋頂上站ㄧ排的泥塑鴟鴞,據說此鳥性情兇猛,當羽翼漸豐後會把母鳥當作食物,所以自古以來牠稱為不孝與不祥的鳥類,為什麼孔廟上要裝飾這種鳥,意指為當梟鳥飛過孔子講學之處亦為其怠,所以將牠立於脊上,表現孔子有教無類的精神。
銅鐸:大成殿重簷四翼角下各懸一個銅鐸,除了做為裝飾之用外,也代表散水螭首銅鐸天將以夫子為鐸,醒世振民的意思。
通天筒:屋脊上筒狀物與一般寺廟裝飾不同,又稱為通天柱。有一說是朱熹修建孔廟時,為表達對孔子道德崇敬,以此表示孔子的思想才能上通天意。另一個說法是秦始皇黃書坑儒時,士人以筒狀藏書塔保護經書,故以其藏書有功而立之,又稱經塔。
螭吻:形似受獸,生性好望遠,常立於屋簷、殿脊、以當守衛。好冒險,可滅火災。 (導覽員說因為過去都是木建築,螭吻本身喜歡水,有滅火之意)
門釘(乳釘):因孔廟是文廟,所以大門是沒有門神的,櫺星門與大成門的門皮都塗朱紅,正面多數飾以門釘。門釘左右各五十四顆,合起來是一O八顆,為九的倍數,九乃陽數之極,一O八更是禮制中最大者,如此代表著無比的威儀及尊崇;又有一說,指此代表天上的一百零八顆星宿,但這種說法是受到道教思想的影響。(可惜我沒拍到照片,但導覽員有跟我們解說)
大成殿兩側東西廡,唯一長廊空間,其中東廡奉祀41位先賢39位先儒,西廡奉祀40位先賢38位先儒。禮器庫與樂器庫分別位在東、西廡北側,是收藏禮樂器之處。(導覽員說部分樂器現在孔子祭典時都還會用到)
禮門與義路位於大成坊之間,大成門前的步道上,步道東側為禮門,西側為義路,
屋頂為硬山式燕尾,屋脊上有一對鴟尾,牆上有小花格窗。始建於康熙五十四年(1715年),過去周圍連有圍牆,自大成坊進入孔廟後得經由「禮門」及「義路」才能進入大成門及及大成殿,今貌則為民國七十五年(1986年)左右修建的結果。
孔廟我們大約逛了將近一個多小時,收穫良多。一般民眾大都走馬看花,我們很幸運有遇到導覽員跟我們解說,才能深入了解其背後意義,加菲在寫此篇時除了憑當時記憶,也有在google確認一下歷史演變,如資料有誤也歡迎糾正喔~
導覽員原以為我們是學生,推薦我們去赤崁樓,那裏可以乞求"魁星筆",考試非常靈驗,不過我們已經脫離學生很久了,看來是不需要。
台南第二天文化之旅開始,吃完早餐來到赤崁樓,門票一張50元。
天氣極好,一進入馬上躲進陰影處乘涼,太熱了 (我們在這裡座了半小時有喔~)
慢慢人潮越來越多,看景觀魚,發現有好小隻剛出生的錦鯉 (是錦鯉吧!)
御龜碑 (上圖)
御龜碑的起源是,清乾隆51年(1786年),天地會成員在台灣起義,後來清兵潰敗(當時著名林爽文事件),後來叛軍聲勢浩大,清廷備受威脅,於是隔年9月,命令當時陝甘總督「福康安」率軍渡海平定叛亂。
福康安來台後3個月內就平定亂事,乾隆皇帝接獲捷報後很高興,親筆寫了5篇詩文來紀念此事。並且下旨將詩文以滿、漢文鐫刻製碑(御龜碑),豎立在台南、嘉義兩地敕建的福康安生祠內。這就是「御龜碑」的由來。
由於當時台灣石材不耐用,所以用金門盛產上等花崗岩巨石,將龜座與碑石分別雕製後,再運到台灣來組合。 浩浩蕩蕩直駛到今天保安路西邊的港道卸載。誰知碑石過於沉重,一不小心,其中一具龜座竟掉落海底。主士官怕獲罪而隱瞞此事,急用台灣土產砂岩補刻一座龜座。後來將這座"真碑假龜"原放置北路左營署前,現移放在嘉義市中山公園內。
而這九座完整御龜碑原本是放置在今南門路附近的福康安生祠裡,日治時代1935年,為舉辦台灣博覽會,所以被移到大南門的外廓內,光復後(46年)再被移到今日赤崁樓存放,是赤嵌樓最醒目景觀之一。
文昌閣內供俸魁星爺,據說非常靈驗,旁邊有魁星筆(2B鉛筆),考生要博杯,有杯才可以拿筆(旁邊也設置奉獻箱)。加菲在這裡看人家博杯,覺得滿有趣的XD (心理OS.拿到魁星筆是一種心安,能不能考上還是修行在個人阿~)
後面掛滿祈求祈福字句,准考證之類的 (還滿多考公務員,律師.....)
赤崁樓原先是荷蘭所修建的,在清帝國順治十年(西元1653年)完工。令人意想不到的是,在過去赤崁樓外是一片汪洋,沙洲環繞,跟今日街景相差很多(裡面有古圖可看)。
後來鄭成功把荷蘭人趕走,結束了荷蘭東印度公司在臺灣38年的經營。過去鄭成功也曾經在赤崁樓住過一段時間,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找相關資料來看,或者親臨赤崁樓,裡面有放置當時的船隻外型,古地圖(多肉拔超愛)、舊建築展示,鄭成功很年輕時就去世了(享年38歲),因為過去擊敗荷蘭人所以官方大都以"民族英雄"來看待,可說是台灣極為重要的人物之一。
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(推)
地址:70946臺南市安南區長和路一段250號
開館日:星期二至日上午9:00-下午5:00 (最後入館時間:下午4:30)
台南第二天,在我們吃完蜷尾家冰淇淋,接著準備要回台中,開往交流道時看到路邊有招牌(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),多肉拔說不然來逛逛好了,時間還很早,大約下午2點多。
所以我們來到"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",下午三點10分,買好票,一張票是100元。
館場地非常大,挑高空間,一入是地圖,多肉拔說先上樓看。
這裡是講台灣的故事,非常的有趣。有台灣生態、族群、生活型態...過去早期居民一直到現代的世紀展望,內容簡短又易懂,非常推薦來看看。
講解文字都很好懂,有簡短。
唐山過台灣的歷史。
展場把當時場景、人物雕塑成同等大小,做得栩栩如生,還有這些人來台灣後與原住民發展出來錯綜複雜的關係。
還有特有文化,也都一比一呈現。
當時的農村生活。
日據時代,日本軍與原住民的衝突。可惜我們看到日據時代時將近下午5點,要閉館了><,我們還有一半以上展館沒有看。太可惜了。
過去時代的商店街。
真的好可惜,展場分好幾區,我們一區都還沒看完,那時跟多肉拔說100元門票還滿值得的,裡面東西好多又做的精緻。
展館外也超大的,我們出來後看到外面好多人,放風箏、小朋友騎腳踏車、散步、溜狗.... 超級悠閒的。
慢慢走回停車場,跟多肉拔說下次再來。我覺得這裡很適合正中午來,台南太熱了,11點多先吃飽飯,來這種室內空間最好了,而且又好看(推)
後記:
(1) 這次來台南主要是美食,但吃了幾間自己覺得沒這麼驚豔,雖然都不難吃,但也沒好吃到會讓你想在三回顧。
孔廟附近的二元黑輪,價錢分為竹籤長短,記得長的是5元、短的是2元,我們只拿了5根吃個味道,說起來是滿好吃的,但發現竹籤會回收再用覺得有點.... 後來去吃"永記虱目魚丸"在孔廟附近(沒有拍到照片><),我們點了兩碗肉燥飯,一碗綜合湯110元,肉燥飯還不錯吃,只是湯就... 覺得太貴了,沒有那個價值。後來我們去林百貨原路走回來,"永記虱目魚丸"已經打烊,生意也太好了吧!
晚餐去花園夜市吃牛排,覺得味道還不錯,然後還買了一間(忘記叫甚麼了)有點像三杯雞料理的滷味,經過覺得好香所以買來吃,不難吃但也沒好吃到下次想再去吃。倒是最後買的鹹酥雞還不錯,通常炸物都很OK。
隔天早上,來吃富盛號碗粿,台南好多賣碗粿店家,這間也是很知名的碗粿店,是滿好吃的料很多,不過味道沒讓我很驚豔,另外還點了一碗浮水魚羹,第一次吃,我還是習慣吃有料的羹湯。這浮水魚羹加菲吃不出美味 ><
在富勝號碗粿旁邊"金得春捲",位於永樂市場,生意很好。
配料很多,我們買了一捲吃,味道還不錯,皮有點脆脆的偏硬,料超多口味偏甜,裡面有包肥豬肉,加菲滿喜歡的。永樂市場內還好多賣吃的,當歸鴨、牛肉湯都好想吃吃看,可是吃不下了。
口渴在金得春捲對面買了一杯青草茶,生意超好很多當地人騎車來買,跟之前喝的青草茶味道有點不同,帶點淡淡中藥味會回甘,還不錯,而且不會太甜。
留言列表